杂志社简介

史海钩沉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史海钩沉

从放牛娃逆袭成一国之君,他到底厉害在哪?

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能是出身最卑微的一个了。

他是一个没背景、没关系、没颜值的三无皇帝,靠着高智商和高情商当上了皇帝,登基后惩治贪官,杀了15万,其中包含助他上位的人。因此,他又被称为屠夫皇帝。

正如《百家讲坛》所言:在中国古代,一个一无所有,父母双亡的年轻人,要吃过怎样的苦,走过怎样的路,经历过怎样的磨难,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创建一个帝国,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人,几千年来,有且仅有一个,这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1.jpg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帝国。这位被后世评价为“文致太平,武定祸乱”的传奇皇帝,又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呢?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曾经这样评价朱元璋:“洪武奈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 康熙皇帝还亲自去祭拜他,并亲笔书写了“治隆唐宋”四个字,给予了这位前朝皇帝极高的赞誉。

文武之道,在朱元璋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在他历经艰辛,取得天下后,他立志,要建立一个心中的“理想国”。作为一个草莽皇帝,他能在百业待兴之际,制定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这些都跟他的高情商分不开。

2.jpg

知乎上有个提问:朱元璋厉害在哪?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说:朱元璋厉害在,一言一行,让百姓归心。 

朱元璋打天下之初,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号,很受老百姓拥戴,孤立了当政的蒙古统治。 然而,当他真正打下天下以后,他要的是一统江山,这时候他说“华夷一家”,打破了当时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制度,真正地实现了文化的统一。 

朱元璋之所以得民心,还在于他敢废除前朝旧制,真正为老百姓考虑。

4.jpg

史书记载,元朝有旧习,那就是哥哥死了,弟弟可以“继承”嫂子。

洪武十八年,有个兵痞子叫唐闰山,他哥哥小时候订过一门娃娃亲,对象叫史灵芝。但没过几年,他大哥就夭折了,史灵芝长大后也嫁了人,生了娃。唐闰山咬死了这条陋俗,去兵部闹。兵部拿出一套旧制,要求县里把史灵芝作为军属,送给唐闰山做媳妇。

朱元璋知道后,从洪洞县令杀起,一直杀到尚书,一个不落,全部斩首。“其史灵芝,系人伦纲常之道,乃有司之首务。故违不理,所以有司,尽行处斩。”得民心者得天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胸襟,他才留下了千秋美名,被世人敬仰。

6.jpg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放在现代,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朱元璋就是一个纯碎的“草根青年”。

他从放牛娃到小和尚,再到参加义军,最后成为一位建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就是一部草根逆袭史。

朱元璋在朱家排行老八,出生之时,家人给他起名朱重八。他出生在一个贫困人家,从小靠给地主放牛为生。后来,他的家乡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母亲、大哥相继去世,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而他们,却没有钱埋葬父母亲人。也正是这段悲惨经历,父母的死无葬身之地,让朱元璋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绝望。

7.jpg

他在走投无路之时,去皇觉寺做了和尚。但当和尚没多久,寺庙也养活不了他们了,17岁的朱元璋只得离开寺庙,做了游方和尚。

3年的游历生活,他走南闯北,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历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见多了世道不公与人性丑恶后,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

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儿时玩伴汤和的来信,或许朱元璋就在寺庙终老了。汤和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正在犹豫不决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迫不得已,25岁的朱元璋只能还俗,去投奔了义军。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机遇,二是自身才能。 

3.jpg

朱元璋入伍后,不但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处事得当,有主张,有见识,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自此,开始了朱元璋的急速成长之路。他知道自己读书少,进了义军后,行军打仗的间隙,他挑灯夜读,加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演习兵法。 

这一时期,朱元璋把儿时伙伴聚拢在一起,建立了一支700余人的嫡系部队,开始攻城掠地,他的领袖气质逐渐崭露头角。

在拿下滁州城时,他已经有了一支3万人军纪严明、作战勇猛的亲军。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开始招贤纳士,身边聚集了一众有勇有谋的人才。

8.jpg

谋士朱升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为了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谋士刘基提出的“避免两线作战、采取各个击破”战略,帮他铲除了两大劲敌,陈友谅和张士诚。 

朱元璋曾说:“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灭了志骄的陈友谅,器小的张士诚后,朱元璋带领他的部队一统江南,发动了多达8次的北伐战争,一举消灭了元朝,统一了全国。 

10.jpg

一个人的奋斗,不局限于他的出身和地位;一个人的成就,也不困于他的时代和历史。

朱元璋就这样凭着自己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一路低开高走,成就了他的大明帝国。登上了皇位的朱元璋,勤政廉政,是一个一心为民,非常勤劳的好皇帝。 

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史书记载,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5.jpg

朱元璋还是一位特别节俭的皇帝。他对于宫殿的要求是,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华丽奢侈,他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

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他所用的车子轿子,该用金的地方全部用铜替代了。他说自己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做表率。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惩罚,也算到了登峰造极,无人能比的境界。 他曾诏令天下:“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朱元璋在位31年,一共杀了15万贪官污吏,其中还包括帮他上位的人。因此他也被称为“屠夫皇帝”。

9.jpg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气吞山河的铁腕帝王,却也因为他的杀戮,一直被人口诛笔伐,有关他的评价,向来都是毁誉交加,褒贬不一。最大的争议,莫过于他在位之时,大肆屠杀功臣的事情。 

所以,后人多认为朱元璋的杀伐,是因为他是个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不知感恩、过河拆桥、心狠手辣的人。 

事实上,朱元璋是个很懂得感恩的人。

11.jpg

朱元璋登基,封的皇后是他的结发妻子马氏,他敬她、爱她,甚至有点怕她,一直对她不离不弃。马皇后死后,性格坚毅的朱元璋,更是伤心到一夜须发皆白,而且自此再也没有立后。

对于贵人郭子兴,朱元璋也是知恩图报。虽然后来郭子兴因误信小人挑拨,对朱元璋起过疑心。然而,在他身处险境之时,朱元璋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亲自涉险把他救了出来。明朝开国后,朱元璋更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 

13.jpg

一个人到底是善还是恶,有时候是很难定论的。特别是当一个人登上了权力的制高点,他要考虑的事情往往更多,很多事情的出发点,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出于本意,只是使命使然。

这一点,我们或许能从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的这段对话中找到答案:面对朱元璋杀伐功臣宿将的行为,朱标进言说:“父皇诛杀过多,恐怕会伤了和气。”

朱元璋看了太子一眼,没有说话。第二天上朝前,他让太子去拿放在地下的一棵长满刺的荆棘。太子怕扎手,犹豫着没有去拿,朱元璋于是将刺一一拔掉,对朱标一语双关道:“我是怕你不好拿,为你剥光了再给你,难道不好么?现在我杀的人,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掉他们对你是有好处的,难道你不明白朕的用意吗?” 

12.jpg

朱元璋杀人的目的固有私心,但站在帝王的角度,又不全无道理。他是怕这些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在他死后结党营私,对自己的皇储不利和江山不利。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他是绝对不允许有人威胁到大明王朝的利益的。 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国君,要考虑他的民众,其次,他才是一个个人,考虑自己的荣辱得失。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这大抵就是朱元璋为人处世的谋略所在,才让他终成一代开国明君,功在江山社稷。




2018-10-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