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氏族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氏族民俗

体验湖湘茶俗缤纷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湖南为产茶的名省。

三湘四水不但拥有好些茶中珍品,湖湘各地各民族还形成了许多引人注目的茶俗。下面,拟给各位看官说说流行于湖湘地区的五种。

3.png

 1、擂茶

洞庭湖畔及湘北、湘中、湘西北、鄂西南等地,素有喝擂茶的风俗习惯。

这种古老的饮食习俗,据说源于汉代。洞庭湖畔的汉寿及湘西桃源等县流行的风俗传说故事《喝擂茶》告诉人们: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奉汉光武皇帝之命(或说张飞奉刘备之命)带兵来到南方,到达乌头村(今桃花源),因天气炎热,士兵水土不服,普遍生病,上吐下泻。将领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

1.png

当地一位贤慧的老妈妈闻讯,传授了一个秘方——“三生汤”:吩咐拨给她指派的一伙人,有些去买茶叶,有些去挖生姜,另一些去碾米,还有一些去找擂钵、棒棒。这样,很快就制成了大量的擂茶(因用擂钵制出而得名)。

老妈妈让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滚烫的擂茶,然后蒙头盖脑睡上一大觉。士兵们醒来后,个个浑身大汗,又打了几个大喷嚏。第二天,士兵们的病都好了。

2.png

擂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黄豆 (或绿豆)、生姜、芝麻等。制作时,先把它们放在擂钵(一种陶器)里擂成糊糊,然后用开水冲成乳白色的饮料。

现今,常德、汉寿、汨罗、岳阳、桃源、安化,桃江、宁乡等县市,每到暑天中午,人们喜欢与亲朋邻居一起喝擂茶,讲“白话”(谈白、聊天),借以解暑消毒,驱劳颐神。


1.jpg

擂茶与川黔一带喝盖碗茶、摆“龙门阵”(闲谈)甚为相近。

喝擂茶时,桌上兴“摆碟子”(或称“压桌”,即茶食)。摆的碟子。少的两三样,多则十余种。大多是农家自种自制的食品,诸如蚕豆、花生、糍粑、酸菜、南瓜子、刀豆花、玉米花、糯米花……配合选食,别有风味。

6.png

90年代初期,笔者有幸在常德友人家喝过一次传统风味浓厚的描茶。好客的主人一家,早几天就大动摇钵,大做油货(糯米、面粉做的各种形态免、猫、狗、鹿、羊、猴等小动物及香酥果之类),大办酸菜(酸鱼、酸辣椒、酸豆角、酸蕌头),届时(下午4时许),碟子摆满了一大桌,总共二三十样。

2.jpg

主人殷勤,客人豪爽,每位男宾女士乘兴都喝了几碗擂茶,遍尝诸多碟子各种风味小吃。边喝边聊,谈笑风生,文史哲禅,海阔天空,任其驰骋纵横,直到夜阑尽欢方散。

在座的高朋好友无不热情洋溢盛赞主人夫妇的好主意、好铺排。好手艺(比吃一餐佳馔美食的丰盛酒席不知要好多少倍);同时,也对“食多方些”(《招魂》),嗜酸喜辣以及饮茶别致的荆楚、湖湘饮食风俗赞叹不己。

4.png

现在,游览桃花源,沩山等湖湘风景胜地时,也能喝到擂茶,尽管可能较为简朴一些(“碟子”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在传说为擂茶的发源地品茶赏景,目睹正在蓬勃发展的桃花源旅游区,远眺世界自然和旅游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区,遥想历史名人马援、刘备、陶潜、齐已、怀素(后两人均为著名书法家和诗僧)等辈的沧桑往事,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3.png

2、油

如果说喝擂茶是“早茶”的话,那么,打油茶便是“湿茶”。在制作、吃法以及社会功能、流布地域上,打油茶与喝擂茶都有很大的区别。

从流行地域来看,喝擂茶主要在湘北、湖中一带,而打油茶则从洞庭湖西邻的武陵山脉往西南一带延伸,湘——鄂——川——黔——桂走向,分布于这几个省(自治区)边界的苗、侗、瑶、壮、土家、布依等民族地区,其中尤以侗、苗、土家族最为盛行。

8.png

在制作上,打油茶(又称“油茶汤”)不但物料更多,而且工序也更繁复,手艺更高超。除了日常饮用的较为简朴以外,节庆及贵客临门的“油茶”都制作甚繁。

为了显示家乡的美好,年景的丰稔,也为了帮助异乡客人抵御山区的寒气、岚瘴(雨雾),好客的主人总是不惮其烦而又热情地打油茶来接待贵客嘉宾。

4.png

湘西、川东、黔东南、桂东北一带的侗族、劳寨、土家主妇,先把自家出产的包谷、黄豆、蚕豆、芝麻、麦粉团、红薯片、糯米花等食物炒熟,并用茶油炸好,放在大罐里;当客人们到来,再把自制的家园茶,烧成一大锅滚茶;尔后,将上述油炸品分别搁在每个人碗里(有多少客人就得准备多少只碗甚至两倍以上的碗),用滚茶去泡;由主人 (多为男主人)毕恭毕敬地端给每位客人。

9.png

瑶族少女在厨房生火打油茶

 在吃法上,打油茶也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客人一端上碗,就得连吃四碗(取意“四季平安”)。吃之前,主人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吃罢第四碗油茶,懂“规矩”(或是熟谙习俗)的客人必须把那根筷子架在碗上面,或者把先后送来的油茶碗叠起来,表示吃够了,很满意。

不然,热情的主人还会连续端来第五碗、第六碗……弄得客人莫明其妙,主人则忙个不停,场面甚为尴尬。

7.png

湘西侗族、土家族的油茶汤也大体相似,所不同的是,侗家的油茶分为日常油茶和节庆油茶两大类。每餐饭前(旧时湘西一天两餐饭)先吃油茶,为日常油茶。节庆油茶,则有节日吃的清豆茶,结婚吃的红豆茶(用猪血煮成),丧葬吃的白豆茶(以牛肉汤煮制而成)。

吃清豆茶时,众人也吃油茶,边唱歌跳舞。在侗乡饮食中,油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作“第二主食”),打油茶被誉为“侗寨茶道”。土家人“油茶汤”不只在家里喝,而且上坡出工也提着去。正如当地谣谚说的:“三天不吃油茶汤,眼发花来心发慌。”喝了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其嗜好成瘾,可见一斑。

6.png

湘、鄂、川、黔、桂边界许多兄弟民族为什么这样喜爱打油茶呢?分析起来,大概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油茶可清热解毒(或驱寒防病),健脾开胃,与洞庭湖畔喝擂茶的功效相近。

第二,油茶既可解渴,又助消化。湘、鄂、川、黔、桂边界山峦重叠,土地贫瘠,山里人“不常饭稻,半以包谷、甘薯、荞麦为食。”吃油茶有助于长年吃杂粮的肠胃消化。

0.png

第三,也与当地风土民情有关。旧时,因出产少、灾害多等原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每天只吃两餐饭。出工爬坡上山,山高路远活又重,夏日酷暑,工时最长(起早贪黑,农忙时一天劳作10多个小时)。

因此,有些农家上工提一大罐油茶汤,既作“饮料”(山里人没有日常喝茶习惯,就以油茶代替),又可充“饭食”。一举数得,沿袭成风。

2.png

 3、砖茶

  在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西行),我国西北边陲的维吾尔、哈萨克、裕固、撒拉、蒙、藏、回等兄弟民族,一直非常喜爱湖南的砖茶。他们世代传承的谚谣中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这种跋涉万水干山,满载楚地民族团结深情的茯砖茶在西北高原牧民生活中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洞庭湖畔的茯砖茶怎么会在天山南北如此受到欢迎呢?它有什么特异的神功?说起来话就长了,得从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说起。

6.png

 西汉初期,汉武帝为了巩固边防,加强中亚国家的联系,特派外交使臣张骞出使大宛、月氏(今中亚卡散赛、新疆伊宁市一带)。这是我国最早的“通西域”。东汉和帝为了安定西北边塞,与西域各国恢复了往来,曾经数次派班超带人前去通商。

 班超率领茶商、布商等车队,在军校的护送下,沿着张春开辟的“丝绸之路”,浩浩荡荡向西域挺进。商队从京都洛阳出发,走了半个多月,来到陕甘高原。

2.jpg

一天,突遇一场暴雨袭击,把货物全都淋得透湿,雨过天晴,布儿丝绸被风一吹就干,茶叶淋湿却一时干不了。为了跟随大队伍赶路,茶商们只好把条叶重新包装一下就算了事。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车队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来到嘉峪关附近的酒泉地带。一天傍晚,军校看见当地两个蒙古族牧民捂着肚子在草地上滚来滚去,痛苦的喊叫声、挣扎声令人耳不忍听,目不忍睹,肝脏都仿佛要给它们撕碎了,经过了解,才知道草原上的牧民经常发作这种“不治之症”。

4.png

 班超听了军校的报告,立即令人把患病的牧民抬到驿站来诊治。经过随行医生仔细检查,诊断为消化不良症,但是,手头却没有合适的药物给患者服用,医生急得在帐篷里团团转。

忽然,他想起了茶商们的茶叶。因为根据有关典籍记载,茶叶有清神醒脑、促进消化的功效,在别无良药的窘境下,不妨可以用来试试。医生的想法得到了班超的支持。

5.png

 医生忙去车队取来茶叶,只见经过雨水淋湿的茶叶上密密麻麻地长出许多金黄色的小斑点。他不知道这些小黄斑点是什么,而且也顾不得这些了。急忙抓了两大把发黄霉的茶叶放进锅子里去熬,给两个牧民每人灌上一大碗。过了片时,两人各放了几个屁,顿觉舒服多了。两人又连忙喝了两碗茶,肚子里鼓鼓胀胀的硬块慢慢消失了。痊愈了的两个牧民慌忙站了起来,给救他们的医生和班超磕头谢恩,连问是什么灵丹妙药使他们起死回生。班超告诉他们是楚地运来的茶叶。

3.png

 两个牧民立即跳上马,连夜把汉族商人用茶叶救了他们性命的事禀报部落首领。第二天一早班超车队辽未启程,部落首领带了厚礼来酬谢,还邀请班超到他们部落去做客。由于要赶路,为早日把车队带到大宛等国,班超婉言辞谢了他们的盛情美意。部落的首领便把酬谢的重金买了不少楚地运来的茶叶。

 楚地茶叶能治病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飞遍了茫茫草原和浩瀚戈壁。于是,草原上的牧民们都喜爱饮用这种发黄霉的茶叶。他们长年累月携带着茶叶与铜锅,游牧(或徒行)到哪里就在哪里熬这种具有神奇功效的茶喝。

1.png

 后来经过研究,人们才揭开了这种茯砖茶的神奇之谜:原来,在一定的温席和湿度下发酵的黄霉叫做“谢瓦氏曲霉”,能够促进高蛋白和高脂肪在人体内的消化,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霉菌。草原上的牧民们终年吃的是牛羊肉和奶类食品,全是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很不容易消化。

所以,肚子里老是鼓鼓胀胀的,时常难受;有些病症严重而又缺乏医治的患者,大发作起来就会痛得在地下滚来滚去地喊叫、挣扎,甚至被夺去生命。

image.png

 东汉之后的漫长时期,缘于西北边疆战火绵延,因而,从洞庭湖畔运送茶叶前往天山南北的商人寥寥无几。直到清道光年间,茯砖茶曾作为贡品送去京城(北京)。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0年)也曾运往陕西泾阳。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才在泾阳开办了一个“天太茶庄”,从湖南安化等地把茶叶蒸软,继用木盒为模,棍棒槌紧,制成茯砖状;尔后,进烘房烤烘,让它生长黄霉,再装箱送往西北边疆各地。

7.png

 现今,湖南安化、益阳、临湘等县市,先后建成几座正规的茯砖茶加工厂,源源不断地满足西北兄弟民族饮茶的需要。近年来,茯砖茶还远销法国、美国、埃及以及东南亚,港澳地区。

 楚地茯砖茶(特别是它的新产品“益阳特制茯砖”),以其独具特色赢得国内外嗜茶者的厚爱。概括地说,它的突出特色在于:发花茂盛,色泽黑褐,汤红黄明亮,味浓醇厚,香气纯正,且水路长而耐冲泡。

8.png

 洞庭湖畔茯砖茶的渊源与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不仅保存了2000多年前的茶叶,而且还从竹简菜单上(迄今为止世上最早的一份菜单)发现了用茶做成的食品——“苦羹”(茶羹)。而且直到现在,湘西侗家仍然流行喝“苦茶”的风俗习惯。

因此从中不难窥出:楚地独特的茯砖茶不但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增进世界人民友好的特殊“桥梁”。

2.png

4、碣滩茶

碣滩茶也叫“辰州碉滩茶”,主要产在湘西沅陵(古代为辰州府治所在地)中部碣滩一带。这里南临沅水,北靠武陵山脉,大雾弥漫,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丘岗上很适宜于茶叶的生长。

早在唐代,碣滩茶已是贡品。明清之际,此茶更被载于典籍。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沅陵县志》:“邑中出茶处,先以碉滩产者为最。”又云:“极先摘者为白毛尖,今且以之充上贡矣。”

1.jpg

 穷乡僻野的山区之茶,为何成为盛唐至清的贡品?这其间有一殷传说轶闻或可释疑,相传1300年前的开元盛世,唐明皇的西宫娘娘胡凤姣从故里沅陵县胡家坪回京,泛舟沅水,夜泊碣滩。

她品尝了碣滩茶,顿觉香气馥郁,甘醇爽口,乃令侍从择其佳制,带回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朝中文武百官举杯小饮,无不交口相赞。从此,碣滩被指令辟为茶园,官府每年派人前来监制,将其中上品封为“贡品”送往京师。

事实上,早在唐代之前,碣滩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就有了茶叶生长的自然群落。

5.png

 

在碣滩、洞庭溪等地长期流传着《碣滩茶的故事》,说是这种碣滩茶原是一个名叫茶姑的姑娘培植出来的。条姑的义父李山老倌结识了许多船古佬、排古佬、纤夫、脚夫等朋友,他们成年累月在沅水劳作,风里来雨里去,十分劳祟,很想在歇息时喝到一杯又香又甜、又解渴又爽心的清茶。茶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一天夜晚,她躺在床上,老是想着寻找茶叶的事……突然,仿佛来到碣滩后山,看到一片绿茵茵的草坪,长着参差的绿树。正在看时,来了几位穿红袄着绿裤的姑娘,提着花篮,说说笑笑,指指点点,在绿树里面穿梭往来,不知她们在做什么。茶姑正想问问,不料一团黑云飘过之后,那些姑娘就无影无踪了。

5.jpg

第二天一早醒来,茶姑觉得这个梦很奇怪,便穿上草鞋,提青篮子上山去了。她沿着山溪走到尽头,一只小白免把她带进一片绿茵茵的草坪,那里长满了一蔸蔸青翠的茶树。她放下篮子,兴高采烈地摘了起来……回家以后,在义父的帮助下,茶叶制作好了。

当李山老倌和那些船古佬、排古佬、纤大、脚夫喝到这种香茶时,没有一个不惊叹的。这个说是灵芝汤,那个说琼浆液,甚至还把茶姑说成是“天女下凡”。

3.jpg

不幸的是,后来当地一个姓龙的财主要强娶茶姑为妾。茶姑带着义父从后门溜走,龙财主在后面紧追,茶姑从左手解下金镯,右手解下银镯朝后掷去,马上变成金斗山,银壶山把路堵往(至今仍在碣滩下突兀立着)。龙财主怎么也追不上,茶姑也就不见了。但是,茶姑培植的茶树却越长越葱翠,碣滩茶越来越清香。过了一代又一代,到了唐朝,唐明皇的西宫娘娘胡凤姣还亲手采过碣滩茶呢。

6.jpg

所以,碣滩茶也称“皇后茶”。如今,碣滩旁边还有一座“妃子山”呢。

 碣滩,是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而得名。碣滩附近,沅水险滩甚多,其中青浪滩举世闻名,舟、排过滩如过“阎王关”一般,令人不寒而栗。因此之故,唐未以后,尤其是明代改水路驿站为陆路驿站传递湘西一带公文,交通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碣滩茶的发展。

碣滩茶被大量移载到沅陵县“辰龙关”前的界亭驿(今官庄乡界亭驿村),但因土壤、气候、环境、技艺等方面的原因,此后一段时期,碣滩茶逐渐衰落。

4.jpg

田中角荣访华,打开碣滩茶的记忆!

 建国以后,沅陵县人民政府又在沅水之畔的原地办起碣滩茶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拥有115座小山峰、118条沟谷的古茶园,又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早在唐代,碣滩茶已经远销日本、印度等国。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曾向周总理问到碣滩茶历史及现状。在垦复、扩大茶场时,园工们挖出了2000余株古茶蔸(其中有些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为了保持碣滩茶的原有品味,园工们采用插枝、埋芽等方式,进行碣滩茶的无性繁殖。现在,碣滩茶场已有1078亩新茶,采制干茶年产量为500700担左右。1983年以来,每年均有50担一级碣滩毛尖由外贸部门“压花”运销海外。

01.jpg

 在制作上,碣滩茶场采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机械设备相结合,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这种古老名茶的独特风味:毛尖叶片嫩匀,色泽鲜翠,汤汁明绿,香气持久,滋味甘醇,可称得上形、色、香、味俱佳。

在名茶评审会上,碣滩茶被评为“湖南优质名茶”。1985年,日本派出20名农业、茶叶方面的专家来湘考察,把碣滩茶正式命名为“中日友好茶”。

7.jpg

碣滩茶有毛尖、青茶、红茶、绿茶之别,以绿茶为最佳。由于常年云雾滋润,直射光少,漫射光多,故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因,芳香油积累多,粗老纤维素受到压抑,茶的质地甚优。所以,常喝碣滩茶对人体健康有益,可去疾病,延年益寿。

11.jpg

5、姜盐豆子茶

在诸种泡茶中(如前述擂茶、油茶、茯砖茶等),姜盐豆子茶可以说最为简便的了。只要把姜捣碎一小块放进盖碗中,里面放上少许盐,加上茶叶,尔后,抓上一小撮炒香了的豆子放下去,然后再把滚烫的开水沏进去,加上盖子闷上10分钟,待里面的茶叶泡开、豆子泡软,再将盖子揭开,一股茶豆混合的清香就冒了出来。

这种泡茶的方式,在湖中的长沙、宁乡、益阳一带非常普遍,几乎人人都会泡,不像泡油茶、擂茶那样要有较高的技艺。

12.png

姜盐豆子茶尽管泡法简捷,但泡出来的茶细品是略带卤味的苦茶汁,慢嚼浮在茶上或沉在茶底的豆子、生姜,可以说是香、苦、咸(卤)、辣各味均有,饶有农家风情韵味。

这种泡茶的原料一般是自家田园出产的,茶叶采自后山(或前坡)的茶园,豆子、芝麻为田睦菜园种的,生姜也是菜园里挖出来的。虽然如此,但在长沙等地乡下,泡姜盐豆子(外加芝麻)茶则是款待贵客的礼节了。

0.jpg

 著名湘籍作家周立波在小说《山乡巨变》中几次描述用姜盐豆子茶招待贵客的动人场面:一次是男主人公陈大春一家团聚,儿女(含女婿)们围炉聊天,齐劝大春的爹人社。陈妈在人边炖了一个沙罐子,泡了四碗姜盐芝麻茶,分别给老倌(丈夫)、女婿(贵客)、大春、孟春一人一碗……另一次是筹建中的常青农业社社长刘雨生上门夫做要退社的寡妇盛佳秀的思想工作。两人既是老熟人,各自的婚姻都曾遭遇不幸,而且现在彼此又都暗地里有相好的意思。为了在一起多说说心里话,盛佳秀特意泡了姜盐豆子茶款待贵客“雨生哥”。(见该书上篇第二十四章)

13.png

原籍长沙,住在台湾的著名诗人向明先生对家乡的姜盐豆子茶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先后两次千里迢迢从台湾回到长沙,发现如今长沙人待客的饮料不是汽水就是果汁,即使泡茶也都是一些名茶。只有回到乡下老家去看五婶时,五婶特地为他泡了姜盐豆子茶喝,还特地炒了豆子和红薯片作点心。这些都是他童年时代最喜欢的食品,“现在吃起来,更显得老家的温馨。”

向明老先生的这种乡情挚意,是十分令人感动和钦佩的。爱饮姜盐豆子茶,在海外赤子、异域华人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正像俗话说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水泡出的姜盐豆子茶,久久地萦绕在外奔波了几十年的游子脑海里,紧紧地牵动着他们的思乡恋土之心。

 

 

2019-11-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