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善益寰宇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善益寰宇

广西:天等不等天 扶贫有车间

广西天等县地处广西西南部,总人口45.4万,有壮、汉、瑶、苗、侗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9%。

在当地壮语中,“天等”是“石头耸立的地方”的意思。天等县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image.png

“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这是天等县用来激励全县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语。言行如一,面对贫困,天等县人民“不等天”,扶贫车间就是当地人民苦干实干的脱贫攻坚好战术。

image.png

好措施入心入户 挣钱顾家两不误

“哒哒哒……”上盘、剪线、踩踏板,马达带动缝盘将布料缝合……在天等县龙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服装生产车间里,来自东平镇江龙村文雅屯的贫困搬迁户女工黄如妙熟练地操作着毛织缝盘机器。

image.png

“每天在家门口就有班上,工作时间灵活,还方便照顾小孩。”言语间,黄如妙显得踏实又从容。“我们的工作是计件算工资的,上班时间比较自由,家里有事报告一声就可以回去顾家了。”

image.png

不一会,安置点的内部道路上,驶入几辆校车。呼啦啦、叽叽喳喳……小孩子们放学了,兴冲冲地下车、找家长……安置点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

image.png

黄如妙的儿子在天等县思源实验学校读二年级,小家伙下了校车直奔妈妈的车间,兴奋地跟妈妈说着今天在学校里的事……

image.png

“孩子上学、放学基本不用我操心的,因为有校车接送,家门口和学校之间是直达的。”黄如妙说,以前在广东东莞打工很多年,还带孩子去那边上学,但是始终觉得不踏实。“去年10月,易地扶贫搬迁的房子收房了,还配套学校和接送学生的校车,我们就在县城安了家。”

image.png

“老家那边就是个穷山沟沟,很破的木房子,下雨天不停漏水,说起来都不好意思啊!”黄如妙觉得,以前的窘境真是不堪回首。

image.png

“现在就翻天覆地了,住的是三房一厅,气派的洋楼。”如今,早上黄如妙走出家门来到建在安置点楼下的扶贫车间上班,孩子则在小区搭校车去上学,全新的生活方式让一家人感到“幸福生活比蜜甜”。

image.png

返乡创业建车间 脱贫路上共前进

天等县的扶贫车间,既有招商招进来的,也有本地致富能手返乡创办的。

天等县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有13万多人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学到了技术,也积累了资本。针对这一县情,该县因势利导,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把扶持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优惠政策结合起来,着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为返乡创业的有志人士提供创业平台。

image.png

得益于相关政策的落地,该县不少外出务工人员从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从“离巢拼搏”到“归巢回乡”,陆续回到故土创业,成为天等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image.png

“政府在资金、征地等方面给我很大的支持,相信我们的扶贫车间会越办越好!”在天等县都康乡多信村多伦屯,楷诚皮具手袋加工厂的老板——返乡创业的原外出务工人员农才达信心满满地说。

image.png

今年60岁出头的农才达,1993年就外出广东务工。多年的打工生涯,让农才达积累了丰富的手套生产加工经验和一定的资金。2018年,在天等县返乡创业就业政策的吸引下,农才达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农才达创办的手袋加工厂,被认定为扶贫车间,主要加工包包、手袋等。该扶贫车间除了让多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以外,也吸纳周边村屯群众到车间里来就业,让很多村民实现了就业、种地、照顾家庭“三不误”。

image.png

今年42岁的闭金菊,是多信村多伦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患病她常年服药,家里还有两个小孩上学。这些年,她只能在家养猪和家禽来支撑一家人的日常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自从农才达在村里创建扶贫车间后,她就成了“上班族”,工作主要是检测手袋拉链的质量,一个月能增收2000元左右,极大地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像我这样出去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现在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我是很满意的。”闭金菊说。

image.png

天等县遍地开花的扶贫车间,不仅让贫困户受益,也惠及了一般群众。

在天等县城生活的肖明燕,是县城一家皮具厂(扶贫车间)的工人。“我们老家也是农村的,为了照顾孩子读书来县城生活,就在县里找个工作咯!”肖明燕说,以前在村里务农没什么收入,如今就在生活的地方就可以进厂有稳定收入,又可以照顾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家里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希望了。

image.png

“我们皮具厂目前一共有100多名工人,其中20多个贫困户。”皮具厂文员黄爱花说,厂里工人每个月工资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来这里的工人多是为了方便照顾家里,正常情况下,一个月2000元那样是没问题的。”

image.png

好措施促返乡创业 扶贫车间有了创业城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返乡创业,天等县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出台了《天等县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千方百计的启动民资,鼓励有意返乡创业人员积极投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发展规模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

image.png

天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潘华勇介绍,依托本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天等县采用“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贸则贸、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扶贫车间小区化,使得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打造村头扶贫车间示范带,逐渐形成了“县城一都康一上映一把荷、县城一驮堪一进结一进远、县城一天等镇一龙茗一福新”共3条村头扶贫车间示范带,把就业岗位送到田间地头。

image.png

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关于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强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对返乡创业致富能人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集体土地、旧学校、旧村委办公楼、闲置公有房屋、仓库等创办的厂房式“扶贫车间”,提供厂房建设经费补助、租金减免、税收减免、小额信贷、免费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创业致富能人在贫困村设立车间或加工点。

image.png

政策出台,兑现政策有切实可行的有效遵循,政策导向作用得到发挥。天等县的扶贫车间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分散走向集约、从小作坊走向大园区,由单打独斗的星星之火,逐渐形成了聚合发展的燎原之势。

image.png

天等县顺势而为,规划建设了占地1335亩的返乡创业园,投入资金3亿元完善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16栋共7.1万平方米,引进28家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已建成投产企业23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截至目前,天等县共创建扶贫车间308家,其中已通过认定107家,带动就业人数约1.03万人,5686个贫困户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安排留守妇女就业8671人,减少留守老人儿童18630人。

image.png

天等扶贫车间孕育在“走南闯北天等人”的文化积淀之中,植根于“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精神沃土之上,滋生在产业转移大潮之下,涵养于外出创业人员长期积累的技术、资金、信息、人脉以及创业秉性和特质之中,助力贫困山区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地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新路子,形成“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扶贫格局。


2019-11-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