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氏族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氏族民俗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我们经常在观看清朝电视剧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里面少不了清朝士兵的出现,很多细心的人发现到,这些清朝的士兵的衣服上,胸前背后都会有不同的字迹,有的是“兵”字,有的是“勇”字,这两者有什么深意、区别呢?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的好奇吧! 

image.png

在中国古代,为彰显身份,往往由身上的服饰或者头上的帽子来体现。就拿清朝为例,文官官服胸前绣的飞禽,武官官服胸前绣的是走兽。为官等级不同,所以所绣的飞禽走兽也是不尽相同。飞禽以仙鹤为尊,走兽以麒麟为首,相对的官位也就从一品开始,然后向下每一品级都有相对应的飞禽走兽。 

image.png

在清朝,其实不光是朝廷官员,就连清朝普通的士兵,在制服上也是有讲究的。

清朝的部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八旗军、绿营兵、勇营和新军。 

清朝的核心武装力量是八旗军,是在满清王朝入关前所组成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满人和蒙古人。后来入主中原后,领土不断扩大,这些八旗军的人数完全不够,因此顺治初年(1638年左右),朝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汉人参军,仿照明朝时期的军队建制,以营为单位,以绿色军旗为标志,于是就建立了汉人的武装军队,这支军队被称为绿营兵,规模大概在60万左右,是八旗兵的3到4倍。 

image.png

八旗军和绿营兵是清朝主要武装力量,他们身上的衣服上写的是“兵”, 代表着他们是正规部队。他们都是拿朝廷俸禄,有职位等级的,当时军中采用的是世兵制,父死子继,代代相传,这些士兵直接由兵部统治,直接听命于朝廷,不受任何将领指挥。 

虽然在这里八旗军和绿营兵都是正规部队,都是为了保家卫国,但八旗军的地位要比绿营兵的地位要高。朝廷更倚重八旗军,八旗军主要负责守卫京师,他们是国家的精锐部位,维护着京师的安全;而绿营兵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军多得多。一般来说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浩浩荡荡讨伐敌人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image.png

到了康熙年间,讲究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军日渐衰落,外加绿营兵数量不够,于是一种临时招募的军队就应运而生。为了区分,临时招募军队所穿的衣服就是“勇”字。

清朝晚期,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面衰弱,这时全国各地的“乡勇”应运而生,不过战事一旦结束,这种兵就立即解散。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的“湘勇”和李鸿章的“淮勇”都大放异彩。这么一看,有着“兵”字的就相当于国家养的公务员,有着“勇”字的就好像没编制的临时工,二者的待遇差距也是非常之大的。“兵”的待遇远远比“勇”的好,讽刺的是,冲在战场一线奋勇杀敌的大部分都是写着“勇”字的士兵。

image.png

而衣服上写着“勇”字的士兵,地位要比“兵”低多了。他们类似于预备役,有战事时就召集起来,打完仗就解散,服役待遇也跟“兵”差的远了,不算是国家正式军队。

直到清朝后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朝廷兵力吃紧,曾国藩招募了一批乡勇训练,制定兵法制度,按时发军饷,因为这些士兵身上都写着“勇”字,因此这支军队也被称之为勇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湘军。

image.png

除了湘军外,安徽淮军以及各地民团身上都写着“勇”字,勇营虽然是拿着国家饷粮,但是他们确实私募武装,属于“兵为将有”,勇军大多都是效忠各自将领,而不是朝廷的,这也是“兵”和“勇”最大的不同。

实际上清朝末年的时候,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不然清政府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推翻。



2019-12-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