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论见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论见台

是谁把看病当成了买卖?医患关系中,到底谁是弱势群体?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是谁把看病当成了买卖?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有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image.png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

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教师和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

image.png

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

image.png

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

  

image.png

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到底谁是弱势群体?

其实,从本质上讲,医生和患者是一个群体,他们不是对立的,他们是战友,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疾病,如果非要说谁是弱势群体谁是强势群体,那我的回答是,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强势、弱势群体,有时候双方的角色是会转换的。

image.png

从医学专业的角度上讲,医生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而绝大多数病人都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甚至普通的医学常识都不懂,在医疗上,无论是诊断,检查,用药,手术等方面,虽然病人有同意知情权,但始终是以医生为主导,需要听从医生的意见,这一点,医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医生有时候往往成了弱势群体。每一年的医疗纠纷数不胜数,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统计,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几乎每家医院都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情,甚至喊打喊杀,这么多医患冲突,绝大多数都是患者辱骂殴打医务人员的,你听说有几起是医生殴打患者的?

image.png

当面对患者家属的攻击、诽谤和身心伤害时,医生却无力反击和保护自己,被患者家属打伤后也只是赔钱了事,很多时候施暴者只是象征性的受点处罚,医务人员有苦也只能往肚子里咽,面对暴力伤医,你说谁强谁弱?不仅如此,在过去,很多的暴力伤医事件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的。

其实,从根本上讲,医生和患者都是弱势群体,他们双方都要为现实中不甚和谐的医患关系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唯有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建议一个和谐共生的医患环境,如此,他们才能真正融为一个群体,共同努力,战胜他们的敌人——疾病!

 

image.png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根据复旦大学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数据,仅仅是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医患冲突重案数量,近10年中增加了20余倍。频繁发生的 “医闹”和伤医事件,折射出我国医患关系呈现紧张态势。

image.png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

在本质上,医患双方是一种“利益共同体”,是以信任为基础的重要社会关系。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医患关系紧张最主要的推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强化的医疗服务市场化模式。由于医院普遍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体制,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使医患关系演化为某种利益关系。加上医生的收入与创收直接挂钩,部分医生以“过度医疗、大处方”等手段实现效益最大化,使患者承担了过多的诊疗费用。同时,药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为医生追求“高效益”起了催化剂作用,加剧了患者的反感和不信任。在治疗失败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将矛头指向医院一方的医务人员。

image.png

2、大医院诊疗量过大。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供需失衡是引发医患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一半又集中在大医院,导致大医院诊疗量大,医生常年超负荷工作,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和服务质量。比如一些患者通宵排队,甚至等候多日,医生两三分钟就结束门诊,往往心存不满。也有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欠佳,再加上在诊疗中出现失误,就会成为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image.png

3、患者维权难度大。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维权渠道不畅通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通常,医方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患方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一旦遇到事故,患者既没有专业知识,又不能获得证据,加上维权渠道不畅,很容易出现敌对情绪和过激言行。事实上,在充满未知数和变数的医疗领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即使医生不出现失误,一些“抢救无效”的病例还是会发生。但是,患方很少了解这一点,如果医院没有做好告知义务,患方就认为是医疗事故。

image.png

4、社会信任度不高。社会整体信任度不高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一项有关华东地区的调查显示,只有10%的患者信任医生。由于不被信任,使得已经被异化的医患关系在某些时刻骤变为致命关系。加上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等在“看病贵、看病难、疗效差、医生态度冷漠”的诊疗过程中被不断激化,医患关系成为社会深层次矛盾和压力的“火山口”。

image.png

二、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是关键

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安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何破解目前的困局,是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1、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扭转医院逐利倾向。医疗卫生事业在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失灵”的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剔除公立医院“自收自支”“自我创收”的逐利机制。目前,一些地方对暴力伤医事件实行“零容忍”,不断加强医院的安保力量,如在医院设立警察副院长、建立入侵警报系统等,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因为在出现分歧时,关键是要弥合矛盾。只有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疗体制,医患关系才能真正回到常态。

image.png

2、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解决“看病难”问题。“看病难”问题突出体现在城市大医院和地区中心医院,目前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院看病并不难。因此,应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引导更多的患者到二级及以下医院就诊,以缓解三级医院诊疗的压力。在国外,各级医院有不同的职能分工,但医生水平没有高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具体做法是,以分级诊疗制度取代医院分级制度,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流大医院诊疗的压力。如果能有效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社会怨气会减少很多,暴力伤医问题也会相应减少。

image.png

3、减轻患者负担,切实解决“看病贵”问题。一直以来,“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以北京市为例,2012年实行“医药分开”以后,一些医院的药价确实降低了,但挂号费、治疗费和手术费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零点调查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90%被访者认为看病费用仍居高不下,87%的人表示“现在看病更贵”。因此,政府须正视医疗体制和体系的弊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医院的建筑、设备设施条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等,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只有医院不再以“创收”为目标,才有可能真正降低百姓的看病费用。这是新医改的题中之义,也是全社会的期盼。

image.png

4、改革医院的薪酬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可改革医院薪酬体系,适当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做到公开透明,让其有尊严、靠技术得到合理回报。只要不将医生适当的高收入建立在创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工作量之上,相信大家都会认可,医患关系也会更趋近平和。

image.png

5、加强医疗职业道德建设,增进医患双方理解信任。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患方态度失佳,或对其知情同意权等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患方不太信任医院和医生。事实上,患者求医是在陷入困境时的求助,医院的救治是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目的是应对疾病、促进健康。正因如此,国际社会普遍将“知情、同意、自由、不伤害、最优化”作为医学道德的最基本原则。显然,破解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危机,必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增进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image.png

有人说,我们有一千个理由让医患关系变好,没有一个理由让医患关系变坏。其实,很多时候,矛盾的发生,关系的紧张,源于信任的缺失,更源于双方的互相不了解。让医患关系进持续改善,让医患和谐继续向好,进一步增加双方的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2020-01-0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