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财经讲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财经讲坛

2.7亿近视青年撑起400亿市值,这家公司就是眼镜圈里的茅台

image.png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放在火热的A股市场,眼睛是投资的大机会。

代表性的公司,前有爱尔眼科,上市11年,市值增至1900亿元,增长超过27倍;现有一家“欧普康视”,2017年初上市,3年市值飙升超过10倍,截至7月13日,市值已攀升至400亿元。

欧普康视在2019年的收入是6.5亿元,主打产品“角膜塑形镜”的毛利率达到惊人91%,净利润率也高达47%,两项指标刚好可以匹配茅台。

近视低龄化,催生了一门眼睛背后的暴利生意。

神奇的OK镜,根本“不差钱”

欧普康视地处安徽合肥高新区,创始人叫陶悦群,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专业非常高大上——核物理,1980年代赴美留学,在美国加州成为最早一批注册网络工程师。

image.png

欧普康视董事长陶悦群 来源:欧普康视官网

2001年,40岁出头的陶悦群,自筹50万美元,回国创业,没有选择前途远大的互联网,却一头扎进了“角膜塑形镜”的小行业,难得是做了近20年。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lens),俗称“OK镜”,是硬性接触镜的一类,其原理在于,暂时性改变角膜弯曲度,这样矫正视力,用户通常睡觉配戴,起床后摘下,白天能保持清晰的裸眼视力,频率为一至两年一配。

陶悦群非常细心,他发现,美国青少年近视率不高,OK镜备受冷遇,中国青少年则是近视高发群体,他判断空间不小。

没曾想,公司刚注册好、招到人,央视“3.15”晚会曝光OK镜引发群发性不良反应,有用户甚至失明。产业瞬间陷入低谷,欧普受牵连,陶悦群一度想过放弃,最终选了硬撑下去。

OK镜的产品参数属于非标类产品,根据患者视力矫正需求而定,眼部检查、规范验配是必备流程,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要求高。

直到2005年,团队耗时4年研发,核心产品“梦戴维”获批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业务才步入正轨,又过了4年后,公司才扭亏为盈。

这中间,OK镜市场非常低迷,陶悦群一度不得不做起IT工程的老本行,甚至涉足房地产领域,赚钱补贴研发。

image.png

等到2010年左右,OK镜产业才迎来快速发展,欧普康视的业绩水涨船高。2012-2019年,公司营收从6800万元跃升至6.5亿元,净利润从3009万元增至3.07亿元,年复合增长分别达到32%、28%,主营业务角膜塑形镜毛利率达到惊人的91%,堪比茅台酒,公司牢牢把握着产品定价权。

2017年,欧普康视创业板挂牌上市。按陶悦群的说法,公司本来账上货币资金就超过2个亿,根本“不差钱”,上市“为了打个大广告”。

因为OK镜是新兴行业,过去只有眼科,没有眼视光(运用现代光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新兴交叉学科),公众认知的验光配镜很简单,对欧普的产品知之甚少。“我们很少向政府要政策,直到上市,很多人才知道我们的存在。”陶悦群说。

单价1100的镜片,成本百余块

欧普康视的“造富神话”,跟产品的高壁垒有关系。

OK镜直接接触眼睛,与心脏瓣膜、心脏支架等同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按危险性级别最高的医疗器械管理。

该类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及验证,要经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通过,注册获批的时间周期相当长。临床验配服务的经验和服务网络,也要时间积累。

国内“持证上岗”的玩家非常有限,欧普康视拿下首张“牌照”后,长达14年,它是唯一拥有OK镜生产许可证的国产厂家,第二家国产厂家爱博诺德,直至2019年才获得产品注册证,其间只有少数几家进口企业获批。

至今,国内获批的OK镜生产厂商,总数仅8家。

陶悦群还灵活地采用了两条核心策略:一是优化产品,二是强化渠道。

针对国内青少年人群的眼部特征,他改造了传统OK镜,产品优化体现在矫正度数范围、个性化定制和使用材料的综合性能上。

最关键的是矫正度数,研制的泪液均衡型亲水性OK镜,允许近视降幅最高为600度,市场同类产品通常为500度及以下。

image.png

来源:欧普康视官网

价格策略也更亲民,进口产品售价通常为每副10000-15000元,欧普康视的国产品为每副5000-12000元,性价比高,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即便如此,OK镜产品一点都没少挣,毛利率依然在90%以上,2019年,1片硬镜的平均单价为1105元,平均成本仅为107元/片。

陶悦群也坚持产品要保持更新迭代。“靠一类产品打一辈子天下可不行”,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image.png

“梦戴维”系列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线,为扩大客群,2018年又新推DreamVision品牌,定位高端。2019年上半年发布DreamVision系列的日戴角膜接触镜DreamVisionGP,下半年又马不停蹄推同系列环曲设计镜片,吸引有个性化要求用户。

欧普康视也发展了一批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销商,授权他们向特定区域或特定眼视光服务机构销售产品,同步将产品直接销往医院。

自2014年起,公司陆续收购或自建销售渠道,建立产品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其产品已进入全国900多家医疗机构,累计用户超过90万。

为扩大业务体量,欧普康视也在拓展接触镜的配套和周边产品,构建了繁杂的产品矩阵。

2019年的动作尤其密集,注册“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研发冷、热雾化眼罩,还新推“戴镜托”,甚至涉足智能穿戴及监测设备,希望通过App能了解配戴者用眼状态,新近又组建药品研发组,启动近视防控相关的药品研发。

2.7亿近视青年,宽阔大蓝海

20年沉淀,欧普康视在拥抱一个宽广的市场。

中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越来越大众化,近视患者年龄结构中,青少年近视人数总计约2.7亿,高居世界第一;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常年保持70%以上。

image.png

“一方面,升学压力逼迫孩子们用大量时间读书、做作业、练考题,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孩子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他们用眼强度大增,眨眼频率降低,造成视力减退。”欧普康视在财报中直指现行的教育方式。

近视矫正的巨大商机,相伴而至。

市面上主流的近视矫正手段,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矫正、药物治疗等。OK镜的优势,在有效遏制近视加深,又具有非手术性特征,避免潜在术后风险。2018年国家卫健委的《近视防治指南》中,角膜塑形镜也名列其中。

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扩大,公众对OK镜的认知度、接受度以及支付能力,持续提高。受限于技术壁垒和严格审批,这一蓝海市场,获批入局者又寥寥。

image.png

来源:欧普康视官网

欧普康视自然迎来了美好时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影响了原本的寒假销售“旺季”,产品订单、视光服务收入一度大幅减少。

然而,各地眼科和眼视光服务逐步恢复,学校开学时间后延,为学生矫正视力提供时间保障,特别是疫情期间,学校线下授课改为线上网课,加大家长对孩子视力的关注度,有着地利之便的欧普康视反而大为受益,股价也连续上涨,成了明星概念股。

5年前的公司年会上,陶悦群立下目标,要做“眼视光领域的华为”,判断中国会出现10余家专注“眼视光”的规模化企业,他有志于全力推进OK镜的“国产替代”。

欧普康视招股书有个细节,2016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核发复籍证书,准予陶悦群恢复中国国籍,在此之前,他持有美国护照。

image.png

然而,相对华为在研发的慷慨,也有人批评欧普康视研发占比持续下降,2019年研发费用才1600万,占比仅仅2.5%。

陶悦群近年来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筛选标的,搜寻合适的投资机会。“一家企业从头到尾主导产业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年5月,素来低调的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的眼视光企业单体规模偏小,“可以通过重组并购的方式强强联合,发挥1+1>2的效果”。

“在美国,眼健康的产业规模远远大于眼病治疗业,比例大概7:3,对中国眼视光企业来说,每天都有新机遇,一个好产品往往能养活一个产业。”陶悦群说。

就OK镜而言,或许应该首先庆幸的是,中国有如此多近视的青少年。



2020-07-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