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氏族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氏族民俗

这两个姓氏被女性瞧不起, 剩下不到两千人, 民俗专家建议不准改姓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姓”是个既重要又严肃的话题,每个家族的姓氏都可以追溯源头,也能查找演化的过程,时间可以越过千年,由祖辈代代传承下来的姓氏,成了联系古今的唯一纽带。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看重姓氏文化,在中国初次见面,所谈论的话题肯定是“您贵姓?来自哪里?”如果是同姓之人,亲切感自然而生,而且姓氏还能区分身份地位,如熟人朋友可以在前面加一个“老”字,如老李等;,而对于有声望的人,又可以在姓氏后面加一个“老”字,如钱老,表示尊重;当了现在,经济发达了,加个“总”字就能体现社会地位了。

image.png

姓氏的来源有很多种,其中封地属地最多,在古代,被分封在哪里,往往就会以该地为“姓氏”,比如姓“卫”,曾经有一个分封的卫国。另一种是赐姓,封建社会皇帝为尊,为了表示重用,表示嘉奖,会根据具体情况为立了大功的人重新赐一个新的姓氏,一般跟皇帝同姓,像郑成功就曾因为被南明皇帝赐为“朱”姓,而被尊称为“国姓爷”。

image.png

每一个姓氏,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但是,现在的人却越来越不重视姓氏,甚至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而总想着放弃自己的姓氏,如有姓“干”“叫”的人为了生活的便利,就想着要改掉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姓氏,这是不合理的,却又显得无可奈何。毕竟,失去了祖宗礼制的约束,又不能用法律来限定。

image.png

一般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姓氏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扰,或许可以改了,如在古代也有为了避讳而改姓的情况。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个人喜好,而更改姓氏,这就算得上数典忘祖了。这种例子也不是没有,如“肥”和“胖”这两个姓氏就有很多女性唯恐避之不及,毕竟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听到“胖”和“肥”都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如果你是妙年女子,有人叫你“胖小姐”“肥小姐”,相信大多数人会暴跳如雷。但是它们背后却承载了很多历史,甚至是辛酸。

image.png

肥姓,最早的记录是在战国。相传,这位姓“肥”的祖先并不肥胖,而是一为大贤人,相当有能力,他辅助赵国的武灵王,使得赵国成为一方霸主,甚至还很有正义感,在宫廷变乱中,他还保护了赵惠文王,可以称得上文德兼备,这才被封到肥乡,成了“肥”姓的祖宗。说实话,有这样一位铭记史书的祖宗,怎么说都应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吧。

image.png

而“胖”姓却更加艰辛多难了,相传明朝末年,各种揭竿而起的人很多,像李自成等,后来又有清朝入关等等,崇祯皇帝自缢后,大明的江山就只剩下南方了,史称“南明”,其中一个朱姓王爷十分痛惜,愤怒地把自己一支改成了“胖”,意思是大明朝只剩下一半了,以此为激励。当然,也有人认为,从朱改为“胖”,也是为了避免被追杀,不得已而为之。不过,不管怎么,“胖”姓是大明朱家后裔无疑,尤其是到了现代,人口普查后发现,姓“胖”的人已经大大减少了,只有不到2000人了,在这些人之间,有些在河北、四川、东北,更有些人在海峡对面的宝岛上,由此而言,它不仅见证了大明的辛酸,同时也证明了海峡两岸本是一家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民俗专家担心“胖”姓遭女性讨厌而让这一重要文化例证消亡,故而建议不要改姓,尤其是“胖”姓,可是会听从的人有多少呢?



2020-09-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