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家乡美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家乡美

朱家角大清邮局--清代上海十三家通邮驿站之一,也是古镇一张名片

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郊青浦区,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那里有大清邮政官局设立的朱家角邮局旧址,是朱家角古镇的名片之一。

2020年6月,我们来到上海淀山湖畔水乡古镇朱家角。朱家角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期已成集市,明代万历年间正式建镇,名朱街阁,又称朱溪。珠街阁在人们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变成“朱家角”。

image.png

由于地处江南水路纵横,这里便早早商贾云集,鱼米之乡,布业兴隆,号称“粮油江南,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朱家角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桥古风犹存,景致古朴,民风淳朴!

您了解中国驿站和邮政的发展历程吗?门前放着邮箱的、欧式红砖小楼就是著名的朱家角大清邮局旧址。朱家角大清邮局是清代上海十三家通邮驿站之一,如今这里也是上海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邮局遗址。我们可以在这里对中国几千年来驿站和邮政行业的发展有直观深入的了解。

image.png

邮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只有这块唯一保留下来的石头牌匾,上面刻着“朱家角邮局”才是真正的清朝时期保留下来的真品,其它都是按照当时的资料打造的。

image.png

清朝时期的邮差(网络老照片)

在朱家角这个古镇中还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清邮局,就坐落在西湖街35号(邮编201713)。朱家角的大清邮局与北京后海烟袋斜街的大清信柜有着本质的区别,北京后海烟袋斜街大清信柜是民间代办邮政业务,且现在信柜所在地的房子不是原有的;而朱家角的大清邮政是正正经经的官办邮局,从里到外都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是上海市青浦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大清朱家角邮局旧址是一栋面阔三间的红蓝相间的二层砖木混建楼房,占地约70平方米,在朱家角古老的深色木质民宅中十分显眼。

image.png

“朱家角邮局”五个字镶嵌在邮局大门上方,邮局门的建筑形式为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尤其是西洋花卉图案更显十分美丽。从这中西结合的砖楼中,隐约地感受到大清开办现代邮政,既是一种国家的无奈,又是国家的进步,也是一种中西文化的融合。

image.png

大门挂着“大清邮政”蓝色门帘,门左边是一个仿制的大清邮政的信筒,和北京后海的大清信柜有许多相同之处,邮筒左侧是一块“大清朱家角邮局旧址”的说明牌,邮筒右侧立着一个木牌“大清邮局票价五元”。

image.png

大门右侧立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大清邮局旧址”。

image.png

走进大清邮局,正厅是两间大屋,两只大灯笼高挂房梁,灯笼上印有繁体字“朱家角邮局”。再向前就是清代邮政办理业务的高柜,高柜后面有营业人员在给游客进行服务。高柜左边摆放一张老式方桌,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这里就是代写家书的地方。

image.png

看到这里,一种“家书抵万金”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管游子像风筝一样身在何处,一封家书始终是与心中的家联系的“线”。高柜旁边的墙上挂着在这里出售的邮品,有四种明信片,三种邮资明信片,一种无邮资明信片。

image.png

清朝时期的明信片

一种国内邮资美术邮资明信片共10张30元,另一种为单张的国内邮资明信片5元,以大清朱家角邮局老照片为背景,设计成红框竖版信封图案;国际邮资明信片每张10元,也是设计成红框竖版信封图案;无邮资明信片一套8张共18元。另有一种无邮资纪念封,未标价格。

image.png

墙上悬挂的照片是清朝时期的邮筒

大清邮政朱家角邮局的纪念邮册每本40元,内含信纸、剪纸和纪念信封。我买了一套30元的国内邮资明信片,以作纪念,并从中挑出两张朱家角标志性风光单片进行实寄。

image.png

高柜的右侧是通往后面小河的过道,过道旁边是通往楼上的楼梯。顺着楼梯向上来到二楼,二楼主要是介绍大清邮政历史和朱家角邮局历史的图版。介绍大清历史的明信片照片使人们回到清末那个“落后就要挨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特定历史年代。

image.png

清朝时期邮差,装信的邮包是用肩挑担子

通过阅读《大清朱家角邮局史》,得知邮局是在清道光年间民信局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目前的规模。

image.png

顺着二层过道来到第三间,此间为上下通透,由楼梯相连接,主要展示中国邮驿的发展历史,从战国的烽火传薪到清代现代邮政的开创,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体现其中。

image.png

image.png

清朝时期的邮差服

通过楼梯回到一楼,一出门之间一条小河横在面前,始终提醒着这里是江南水乡。右侧邻水的庭廊内展示着大清帝国的邮路全图和当时各省的邮路图,外蒙古邮路图赫赫其中。可惜资料图保存的不好,有些位置都发霉了,真是可惜!

image.png

左侧是邮局专用的河埠码头,在清代要想进到朱家角,只有水路,没有旱路,所有的邮件都是船进船出。码头墙上“大清邮局”的黑色大字在白色的墙上十分醒目,默默地诉说着朱家角的邮政历史。

顶层的展厅里为我们展示了那一时期的各种明信片,这些明信片真实地折射出当年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各地区的民俗风情。

image.png

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邮政文化的历史见证,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扇窗口。



2020-10-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