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氏族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氏族民俗

湖湘猪俗、牛俗和猎俗

猪 俗

大家知道,湖南、四川都是养猪大省。长沙大围子、宁乡流沙河的猪在全国很有名气。湘中、湘东等地长期传承着不少绕有情趣的猪俗。

在湘东洣水流域的攸县、茶陵、安仁一带农村,许多猪栏,牛棚上贴着赫然大字:“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在此,我家猪不出卖”。

1.jpg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一种带有古老的巫术性质的风俗习惯。传说,姜太公是猪神,有他在镇,瘟神就不敢来捣乱;喂的猪易长快肥,血财旺盛。

那么,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姜尚(字望,亦传字子牙,俗称“姜太公”)是怎样成为猪神的?他的威力怎么能够震慑瘟神呢?湘东一带民间传说,姜子牙90岁被周王拜为军师,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立了大功,被封为“诸神之王” (可能是周成王时授姜尚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的折光反映)。

3.jpg

当时,姜太公已经年迈,耳朵也有点聋,误以为封他为“猪(“猪”与“诸“同音)神”。姜子牙从不计较名利,虽然有点不痛快,还是谢恩答应了,并且马上着手管猪,当起“猪神”来。

这事一传到民间,民众便笃信他是猪神。人们认为,在猪栏边上写着“姜太公在此”,就能驱赶瘟神,使猪长得好。后来,人们慢慢地把家畜、家禽都归姜太公管了。所以,不论是在猪栏、牛棚;还是在羊圈、鸡埘,人们在墙壁上都写着“姜太公在此”等字样,寄托着善良、美好的愿望。

2.jpg

在湘中宁乡、湘乡、涟源一带,猪俗及其传说就更有趣了。宁乡流沙河的猪为什么会喂得“嘴薄耳筒齐,稀毛现薄皮,狮劲铜锣肚,四脚如马蹄,膘肥肉鲜嫩,长势快得奇”(当地民谣)的呢?

传说是由于流沙河草冲的一位好心肠的老人家周济了一个来讨吃的老头,让他在饿得“肚皮贴背脊”时吃饱了,而这个老头就是得罪了玉帝被罚到凡间受苦的六畜神。六畜神为报一顿饭之恩,就笑吟吟地对老人家养的猪赞了起来(赞词即是前引的民谣)。

他本是六畜之神,猪正是在他的管辖之下的。经过六畜神这么一赞,好心的老人家养的猪一下就变得滚圆滚圆、肥肥壮壮的了。从此以后,这家主人和这一带人们喂的猪都成为了有名的良种猪——流沙河草冲猪。

4.jpg

这一美丽的传说故事,使我们自然地想起高尔基曾经说过的名言:“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神是某种手艺的能手,是人们的师傅和同行。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

这一传说故事里面的“六畜神”和好心的老人家,正是流沙河以及湖南人民长期以来善于养猪、不断培育出良种猪的现实生活的“艺术概括”,并且把他们经过想象(幻想——理想化)擢登了神的宝座。

5.jpg

湘乡养猪,也有迎“养育大神”,敬奉“狮王大圣”,请“姜太公显灵”等诸多的风俗习惯。

1)迎“养育大神”。在猪栏里,人们用红纸写上“养育大神之位”,或者请漆匠绘出“养育大神”的半身像挂在猪栏墙上。每逢过年和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或初一、十五,人们都搬条长板凳放在猪栏里,烧纸插香,摆斋饭供奉,并且许下血食、三牲(愿),祈求“养育大神”保佑,不生灾发瘟,叫猪快长膘肥。

2)敬奉“狮王大圣”。据说,狮子能收瘟疫。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十五)接了舞狮子的、敬了“狮王大圣”的人家,这一年就会“收瘟慑毒”,血食好。所以,旧时养猪人家都抢着办酒席、放喜炮来接“狮子”去“耍故事”,并且敬奉“狮王大圣”。

7.jpg

(3湘乡一带以往还有“狮灯会”,入会的人家大都养了猪。元宵节夜晚,“狮灯会”办三牲(鸡、鸭、鱼)和香火,在大门外敬送“狮王大圣”上山,请它把瘟邪病毒都带走,并保佑本村本土“血财”(含“猪财”)兴旺,所养的六畜,千个成群,万个发达。

(4请“姜太公显灵”。旧时人们喂猪,因生活、卫生等条件甚差,猪易生病,甚至一死就是一大片。缺乏医药知识的农夫村妇认为是瘟神降世,他们认定瘟神也有克星,那就是瘟神最怕“姜太公”了。

所以,养猪人家都用红纸条写上“姜太公在此”并贴在猪栏上,认为瘟神就不敢进猪栏了。红纸条多在农历五月初五午时写,据说此时写的最管用——姜太公最肯“显灵”。

6.jpg

湘东、湘中一带的猪俗当然远远不只这些,其它如建猪栏、选猪、进栏、饲养、杀猪等也有不少习俗。因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尽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述种种猪俗,大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既信神,又不畏神;善神(姜太公、六畜神、“狮子大圣”等)总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并且能够战胜恶神(瘟神等);人们喜爱以歌舞技艺方式把神,同时也娱人(对猪说些赞词或舞狮子之类)。

这些既有原始遗风的残留,又有楚文化的流存,也夹杂着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甚为繁复。但其主流是古仆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它们借助于淳朴、丰富的幻想,曲折地表现出湖湘古代民众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憧景。

8.jpg

牛 俗

湖南一直是个农业大省,以往犁田主要靠牛。“牛是农家宝”,“牛可养家、保家”,“三岁牛牯十八汉”,“当家要个多嘴婆,耕田要条大水牯。”这些农谚充分说明牛在农家的重要地位。

湖湘许多地方长期以来传承着不少的牛俗,主要是通过选牛、成交(买牛)、饲牛、教牛(牛犊岁多即可教犁,俗称“开教”)、送春牛、悼牛等方面体现出来。湖湘汉族地区的一般牛俗,限于篇幅就不谈了;这里,只说说侗家及有关民族的一些牛俗。

08.jpg

牛被侗家人视为珍宝,人们对它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牛不只是旧时耕作的主役,还有节日娱乐的“斗牛”,喜庆送礼的“彩牛”,酬神还愿的“供牛”等特殊作用,可见牛在侗族的生活中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在侗寨口头流传的史诗古歌、传说故事中,牛曾为侗族祖先战胜过恶神,也在清代咸丰年间帮助过义军头领姜芝灵大败过清兵。出于这些,侗家人对牛异常尊敬、亲热,忌讳也不少。比如把牛牵去交易,不能叫“卖牛”,而说是“送牛”,这在新晃侗族自治县酃水(沅水支流)与龙溪口汇合的尤溪口传统的牛市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11.jpg

据史籍记载,自明末以来,龙溪口就是湘、黔、川比邻的20多个县的最大的、很有名气的牛市。几百年来,侗、汉、苗、瑶等族民众在这里经常进行牛的贸易,很自然地把各自民族的牛俗带进这个别致的场所里来,向人们展示着异彩纷呈的多民族(以侗族为主)的牛俗。

在“送牛”(卖牛)的半个月前,主人就勤扫牛栏,并派专人到水草丰盛的地方放牧。有的人家还要三五天给牛喂一次泥鳅、糍粑或加盐的淘米水,甚至灌烧酒;每天还给牛洗涮、篦梳,使得牛腿粗壮、毛色油光水滑。真像送“亲人”出门一样,把牛打扮得漂漂亮亮。

10.jpg

卖牛的当天,要请一位亲友陪着“送牛”。主人换上新衣,腋下夹着纸伞或头戴沙铁斗篷,背上褡裢;尔后,主人才去牛栏边点香烧纸,用牙盘、刀头肉敬牛栏神;再给牛穿上草鞋,牵着牛在栏内转三圈,最后才牵起牛走后山上路。

沿途,主人折一技小竹条拿在手,但决不抽打牛身;遇上涉过溪流,要让牛饮水后再走。这一切,叫作“诚心服侍牛,来世不结仇”。爱护牛的深情,关怀牛的微妙,感人至深,甚为罕见。

 9.jpg

当出卖的牛“送”进牛市,汉族人习惯于把牛拴在柳树上等候买主;侗家人却牵着牛,手里拿着一个用蔑扎成的牛头竹标;苗族人则用一小木桩钉在地上,再把牛绳套起;瑶山人让牛自由站着。主人手上拿着草标;回族人则将几头牛用绳子拴在一起。

在卖牛的同一生活“窗口”前,各民族的习伯风情迥然不同,对牛的依恋、惜别之情也各有所别,细心的人则是一目了然、泾渭分明。

09.jpg

牛市交易过程中的语言,除了本民族的语言外,大多还要讲汉话(“客活”)。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此他讲的汉话,大多是歇后语、双关语、双音语和江湖话的杂烩。不熟悉内情、不懂行的人听起来简直不知所云、莫明其妙。

比如第二次议价时,卖主说:“我是矮子上楼梯”(省去了歇后语的后部分——“步步登高”)。买主却说:“我是外甥打灯笼”(同样省去歇后语的后部分——“照旧”)。这是一方要加价,另一方只肯出原价。

又如买主用手拍着牛背叱喝地说:“我看像杉木扁担!”(意思是说,好看是好看,但挑不起重担,犁不了多少田)卖主马上牵起牛走一圈,边走边说:“莫要不识货,太上老君的坐骑,黄飞虎的战马,再次也有八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12.jpg

 每当龙溪口牛市快收场时,一群侗家1012岁的孩童来到牛场。买了牛的人便请孩子一人牵一头牛走出牛场过街头,这是意味着“孩童娃娃牵了牛,百事如意不发愁”。

出场一里多路后,牵牛的孩子要在路旁顺手扯草扎一草标交给牛主,并说“一路顺遂”!这时,牛主便给小孩一点酬金,还说:“谢你金口,下回再来”。然后,拿着草标牵牛上路。若遇上交叉路口,牛主即把草标丢掉,有的还在草标旁边放三个小石头,意为”旧去新来”。

13.jpg

 上述的一些牛俗,有的已经渐渐消失,成为历史的遗迹;有些至今仍然保存着,并且还将传承下去。良俗美风,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情深似海(中华民族素以感情型民族著称于世)的优良品德。

猎 俗

从地形看,湘东一带属于丘岗地,也有山区。浏阳县境内有连云、大围、九岭三大群山;攸县、茶陵则有武功山、方洋山;炎陵(酃县)处于井岗山西麓、罗霄山脉中段;桂东、资兴则为八面山、杨何顶等群山环绕。

14.jpg

俗话说:“近山知鸟音,靠水识鱼性”。“打虎要胆,打猪(按指野猪)要板;打麂等坳,打鲮挖眼(读ǎn)”。在湖南广袤的丘岗地带和山区,有许多天然的动物园,不少民众在农闲时喜爱“和山打猎”或“围山打猎”。长

期以来积累了十分丰富而又颇有地方特色的打猎经验,形成了一些引人注意的古朴却又别致的猎俗。这里,只能综合地略说几种比较重要的猎俗。

17.jpg

先说敬猎神。据调查,湘东、湘西许多地方都尊奉梅山为猎神,湘北、湘西北一些地方则是尊奉张五郎。湘西的猎入上山之前,要到屋后去“安梅山”。“安梅山”就是特地给梅山神安神位,即用三块石头或三块瓦架在猪、牛踩不到的偏僻地方,也有架在三岔路口古树下的。

“安梅山”时,要用斋粑、豆腐和一只开了叫的公鸡作祭品,烧香化纸,磕头作揖,祈求梅山神保佑打猎中,一不遭猛兽咬,二不遇毒蛇啄,三下滚岩坎,四不刺撮脚,五要猎物丰收。湘南祁东一带,猎户还组织“梅山会”,猎人自愿联合组成,推举一人负责。每年清明节开“梅山会”,开会、敬神所花费用,第一年由与会人员摊派,以后则由集体打猎的收入中开支。

16.jpg

次说打猎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和山打猎”,由加入梅山会的人参与,少的七八人,多的十几人乃至几十人。人多的一般分成“赶山”组、“报号”组、“等唱”组,分别负责搜寻野兽,向同伙报告以及“打伏击”等技术活。

比如“赶山”的发现老虎,“报号”即呼叫“注意老虫”,“等唱”(打伏击)的马上用猎枪射击或以钢叉对付或用弩射虎。大家分工又合作,互相配合好,再凶猛的老虎也能捕到。这时猎人既要胆大(“打虎要胆”)又要心细。

001.jpg

另一种方式为“围山打猎”,主要是一个人打猎。如果是到陌生的地方打猎,猎人就要先向当地猎人“请水”(请安)。当对方询问这个猎人从哪里来?哪里发的脉?猎人便回答:“我从山上来,胡、李、赵大王发的脉”。

尔后,要来到山上摘一枝树枝,像扫地一样,这个山腰扫一下,那个山顶扫一下,再绕整个山头转一圈,就算把山“围”好了。再后,猎人带着猎狗候在要道口。据说,一般要等三天三夜,野兽才会从这个道口出来……

 15.jpg

再说用计诱猎。猎人根据各种野兽的生活特点及其各自习性,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策进行捕获。常用的计策有:

1)饵诱计。用“炸蛋”或异性引诱。一些夜出觅食的野兽咬到硝毒的“炸蛋”,就会应声倒下。山上的雄野鸡或雌野鸡听到同类异性的叫声(实际上是猎户人工驯养的野鸡,用它来引诱猎物),便会立即飞来,好奇地偏着头东张西望,失去警惕。猎人这时乘机射击,准能百发百中。

003.jpg

2)和声计。猎人学着野兽的叫声,有节奏地叫,以产生共鸣,引逗野兽前来自投罗网。

3)麻痹计。猎人在靠近山脚的农作物旁安好铁夹、搂地炮之类的武器,或者设下陷阱,然后故意糟塌一点农作物,使狡猾的野兽造成错觉,不知不觉就擒。比如野猪机灵得很,警惕性高,只要发现地形有异它就绕道而走。但是,出现以上错觉之后,经常在猎人麻痹之下而丧生。

002.jpg

4)烟熏计。猎人一旦发现洞穴里有野兽或被追赶的野兽溜进洞里喘息,马上就在洞口点燃稻草、旱烟、辣椒,熏得洞里的野兽受不了往洞外逃窜时,就地擒获。猎人捕捉豪猪,大多是采用这种计策。

5)将计就计。猎人们根据野兽的习性,采取针锋相对的计策擒获,往往事半而功倍。比如豹子走路,总是把头勾在前夹下,两眼朝后看,可能是习惯地认为别的野兽不敢和它正面撕打,它只怕后面的突然偷袭。又如老虎是“铜头铁腿豆腐腰”,聪明的猎人们专找它们各自的致命弱点猛揍狠打,功夫自然不负有心人。

111.jpg

 最后说“见者有份”。湘东等地的猎俗是:“上山打猎,见者有份。”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遗风的流存。湘西流行的“上山赶肉,有福同享”的习惯,也是同样的古朴风习。

湘南祁东获兽分红的具体办法似乎略有差异。在猎人们捕杀野兽以后,祁东一带是“按彩分红”,有头彩、二彩的区别。凡是第一枪打倒野兽的,叫作“头彩”,可分到野兽的一半;打补火(第二枪或第三枪)的为“二彩”,比一般的参与者多一半。如果是两个猎班合打一头野猪,先把野猪赶出来的分四只脚;“等唱”(打伏击)的分猪头;剩下的平均分红。总之,都可分得一份,连赶山的猎狗也不例外(野猪的心肺给猎狗)。

000.jpg

现今为了保护珍禽异兽,许多动物列在禁猎之列,如对老虎、豹等均严禁猎杀。猎俗作为过去的民俗现象,仅介绍一般情况,行猎在今天应遵守自然环境保护的有关条例。

 


2019-03-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