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父亲遇难,儿子救援80小时,坠江公交出水,现场鸣笛致哀…

坠江公交车昨晚被打捞出水,现场鸣笛致哀

2018年10月31日23时2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附近船只同时鸣响汽笛,坠入长江底部85小时20分钟的公交车,被浮吊船缓缓拉出水面。

公交车打捞出水时,现场进行了一分多钟的鸣笛致哀,站在打捞船上的工作人员脱帽、鞠躬默哀…1.jpg

很多守候到深夜的人收到公交车打捞上岸的消息,纷纷致敬救援人员,希望逝者安息:

3.jpg

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公交车打捞出水,黑匣子被找到,意味着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不过,自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以来,网上却出现了诸多谣言。

1、“逆行女司机”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女司机逆行”的说法与事故发生的消息几乎同时出现在网络和微信平台上,很多人对女司机口诛笔伐。这条评论发布于10月28日,评论中直指女司机逆行害命!

4.jpg

然而在随后的警情通报中,明确提到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如今,轿车女司机已被解除控制,平安回家。

5.jpg

2、“救援太慢”

“救援太迟缓了”、“救援速度太慢了”...这样的评论在这几日的相关微博中并不少见。

6.jpg

其实,此次救援的难度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昨日上午,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与现场指挥部召开会商会,会商指出,此次救援为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难度最大的:

一是相对船只来说,公交车目标太小,难以精确定位;

二是水过深导致作业方式复杂耗时,危险大;

三是水底地形复杂,干扰物多;

四是多地调集资源,多部门响应,需要多类型救援队伍配合行动。

显然,此次打捞面临极大的挑战。能在80余小时内将坠江公交车成功打捞出水,殊为不易。

由于坠江公交车位于水下71米(压力是标准大气压的8.5倍)处,超过一般60米空气潜水极限,需要使用专业氦氧的气体配比,稍有不慎潜水员将有生命危险。此外,潜水员在淡水中氦氧潜水作业每次作业最长时间为35分钟,需要5到6个小时来增减压,每次作业后需休息24小时。

据勘测发现,水下有乱石、乱流等危险因素,可见范围只有1-2平方米,潜水作业难度极大、危险性也大。

7.jpg

3、“司机唱歌”

有网友发现 10月28日5:24,公交车司机冉某在全民K歌上演唱了《再回首》,此时,距离事发只有4个半小时。

8.jpg

有网友怀疑公交司机“疲劳驾驶”,怀疑公交司机“自杀”...

9.jpg

不过也有网友理智分析道:公交司机五点并不是特别不正常的起床时间。

10.jpg

真相究竟如何?相信很快就知道了,也希望大家在期待真相的同时,不传谣不信谣。

父亲不幸在重庆坠江公交遇难,救援队儿子含泪救援。

救援中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细节,据重庆@巴中市蓝天救援队 ,救援队副队长周晓波是首批参与救援的队员之一,而许多人都不知道周波的父亲也在这辆车上,有队员看到他一个人悄悄的落泪还在坚持不懈的工作…

挂着“渝F27085”牌照的这辆22路公交车深夜被打捞出水时,现场所有人员都在默立哀悼。12.jpg


2018年10月31日23时2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附近船只同时鸣响汽笛,坠入长江底部85小时20分钟的公交车,被浮吊船缓缓拉出水面。

在公交车出水处约400米远的江岸上,默哀的重庆蓝天救援队队长兼万州蓝天救援队队长骆明文发现,旁边43岁的队员、体育教师周波的身体微微发抖,他转过头,透过路灯和远方照来的灯光,发现周波的两行泪水簌簌落到他的队服上。

他是一名救援者,同时也是一名焦急的家属——他的父亲周大观,极有可能与这辆22路公交车一同坠入了江中——此前他已经被通知去辨认遗体。

14.jpg

28日10时08分,万州22路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在行驶中突然穿过中心实线,撞上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越过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今天10时,悲痛的周波在电话中对记者确认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刚才,我见到了父亲的遗体,父亲在此次事件中遇难,作为家属,我向所有关心此次救援的好心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尤其感谢政府和所有的专业救援队伍为我们的全力付出。”

13.jpg

▲10月29日,周波(艇上右一,左手扶栏杆者)参与搜寻救援。

各方面的信息都残酷而清晰地指向这个悲剧:警方告知周波,他父亲的老年公交卡使用记录提示,他当时乘坐了这辆公交;28日17时许,他被警方叫去收集DNA信息;30日,当下潜救援人员从位于长江上游约28米、水深约73米、呈30°倾斜的坠江公交车上救捞出7具遇难者遗体后,他再次接到电话,询问他父亲的体貌特征和所穿衣物;随后,通知他11月1日前去进行确认。

周小波对22路公交车十分熟悉。今年春节期间,他母亲病故,他此后多数时间和76岁的父亲住在万州区长江北岸的枇杷坪东路,这里紧邻万州长江二桥,距离22路公交车的车站很近,他们经常乘坐22路。

2.jpg

10月28日这天,万州区举行运动会,今年7月“上挂”到万州区教委工作的体育教师周波要到赛场去开会。一大早,他开车将父亲顺路捎到西山公园附近。临别前,父亲笑呵呵地让他好好工作,“你开车时注意安全,我今天去看菊花展,听说菊花开得很美。”

老人下了车,周小波则进入会场,两人完全没有意识到会有巨大的灾难袭来。会议期间,姐姐不停拨打他的电话,即使挂掉仍继续拨打,意识到可能有情况的周波一接通电话,就听到姐姐急促的询问:“你知道爸爸今天在哪里吗?”“他早上说他去看菊花展。”

“糟了,可能出事了,爸爸的电话怎么都打不通。”

“一时打不通电话也可能很正常啊,怎么了?”

“你还不知道?朋友圈都传遍了,今天,一辆22路公交从长江二桥冲下长江了!”

波立即拨打父亲电话,传来“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忧心如焚的他立即请假往家赶,途中,微信、电话、短信传来的“万州公交出事了”信息铺天盖地。

18.jpg

“不管父亲在不在这辆公交车上,我都要去救人!”周晓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他是万州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这些年来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救援有六七十次。当天他赶回家换上救援服装,径直跑向万州长江二桥。

桥面已经开始管制,穿着救援服的他一路被放行。

心里惦念着父亲,周波一边小跑一边打父亲的电话,依然没法接通,他跑到被公交车冲坏的栏杆处,往桥下一看,坠江处离江面大约有30多米,“我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下了桥,周波发现,蓝天救援队已经有人开始展开救援,他跑步加入其中。

除了警察,蓝天救援队几乎是最早到达的救援力量。悲剧发生不久,骆明文等人就从江南中学对面的云水间小区的万州蓝天救援队队部将救援器材送到了救援点。

波开着冲锋舟,试图在江面上搜寻到幸存者。他在公交坠江处附近转了几圈,没有发现奇迹。再扩大搜寻范围,依然失望。

15.jpg

公交车坠江后连续三晚,周波都住在江边搭起的帐篷里。

他和同伴用声呐和水下机器人,试图确定公交车的位置。每当他停下来,就会一次次拨打父亲的电话,依旧是一次次的“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

他的父亲周大观曾在武陵镇周家村村小任教,从一个民办老师开始,40多年的教师生涯,使他成为当地令人尊敬的名师。

邻近村子的孩子带着饭菜前来求学,到了中午,饭菜会冷掉,父亲总会把孩子们领回家,给他们热饭,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再一起去学校。

“父亲开始每月只有几元钱工资,但对我极其疼爱。”周波说,尽管家庭条件不富裕,而父母总是竭尽全力给自己最好的。“宁肯他们自己吃穿得差。”

1998年,入伍4年的周波从部队退伍,他跟从父亲也当起了教师。2005年,调入汶罗小学,担任体育教师。

父亲的品行深深影响着周小波。2015年,他参加了蓝天救援队。“父亲对我的决定非常支持,我入队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为这事高高兴兴地和我干了一杯。”

20.jpg

“只要我告诉父亲,要去参加救援,他从来都支持,会替我照顾家里的一切。”热心公益的周波得到父亲的支持,几乎从未缺席蓝天救援队的训练和救援。他曾参加过轰动一时的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件救援。“当我看到那些孩子在‘东方之星’船上留下的遗物,心如刀绞,促使我尽全部力量去参与救援。”

而去年的四川九寨沟地震救援,则是他亲历的历次救援中,对自身安全挑战最大的一次。

2017年8月8日晚22时35分,确认九寨沟地震消息之后,他和另外5名万州蓝天队员自发参与到此次震区搜救行动。

19.jpg

在一个险要的区域,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去搜救被困人员。他们一路徒步加游泳,才找到了那些人。在九寨沟的救援行动中,周小波和他的伙伴们成功排查九寨沟当地211家住户,疏散2000余群众。

“当时,很多地方滑坡严重,我们必须拿着对讲机,一个人往前行进时,其他人在远处看着,用对讲机向他提醒危情,大家轮流向前挺进,大家相互帮助,终于走过那些时常滚落石块的滑坡体。”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周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说,“丝毫不为当时的冒险而后悔”。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在释放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同时,我们也感受到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善意,这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生命的更多快乐,每次有灾难发生,我发现所有人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他说,每次完成救援,和当地人告别时,对方真诚的感谢总会让自己忘记救援过程中的劳累和风险,“我越来越热爱救援、热爱公益,乐此不疲。”

17.jpg

这一次,他的队友们都在全力以赴,连广东、贵州等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都赶了过来。当地有老板把酒店让出来,免费让救援队员休息调整。绝大多数队员并不知道他父亲的事情,但周波说:“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给了我一份爱的安慰——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父亲的事,但我作为遇难者的家属,对他们的付出有更深刻的感受,我真心谢谢他们。”

“我一直都怀有希望,希望我父亲还是好好的,还能微笑着和我说话,叮咛我注意安全,我期望着这样的奇迹,但另一方面,我知道,如果父亲当时真在那辆车上,生还的机会是很小的。”他说,“我将会坚强地面对这件事,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做公益。”

“作为一名志在公益救援的人,无论是这一次,还是下一次,我都会全力以赴。我救援过别人的亲人,其他人也救援过我的亲人,这种相互扶助、共度难关的经历让我深深地知道:爱,能战胜任何意外事故带来的刻骨悲伤。”

16.jpg

从接到警方电话得知父亲的乘车记录起,他就有了心理准备。“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肯定非常伤心,但我无法因此就停止救援,我也希望,自己能为找到爸爸做些什么。”

“我想救出他以后告诉他,我爱他。”这个43岁的男人说。




2018-11-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