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简介

养生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社简介> 《环球华人》杂志> 养生文化

七种最差零食,你应该少吃

零食就是垃圾食品吗?作为正餐以外的解馋小吃,零食其实也分“三六九等”。

《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中国现有的零食被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可以经常食用”、“可以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

image.png

“可以经常食用”的零食几乎都是低脂、低盐、低糖,每天都可以吃,只需选择适当的时间。

“可适当食用”的零食含有中等量的脂肪、盐或糖类,建议每周可吃1~2次。

image.png

而“限制食用”的零食含有较高的糖、盐或脂肪, 有较多添加剂、不健康的成分, 不推荐经常食用,每周进食不能超过1次。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限制食用”的零食里面都有哪些呢?

一、火腿肠

image.png

火腿肠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与蛋白质中的二级胺结合,变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进入人体的次数越多,“中奖”的概率也就越大,为了身体健康,再好吃也不能多吃。

二、蜜饯

image.png

蜜饯中含有一定量的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其中的过量食用柠檬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小孩和老年人尤其需要留意,不宜经常食用蜜饯。

三、薯片

image.png

薯片油脂含量在35%左右,属高油高盐食物。与其他油炸食品一样,吃多了容易长胖。另外,薯片在油炸过程中使用了氢化油或是部分氢化的起酥油,即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薯片会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产生影响,不利于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虾条

image.png

与薯片一样,属于高油高盐的膨化食物,一包虾条脂肪含量高达20g之多。而真正的虾100g里脂肪含量不足1g,这些脂肪显然不是虾里面的,而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加入的油脂。比如配料表中的氢化植物油等等。有的虾条里也没有虾,它的虾味都是添加剂的味道。

五、果冻

image.png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并不是用水果制成的,而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等配制而成。

其中的海藻酸钠、琼脂等虽属于膳食纤维类,但吸收过多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尤其是会使铁、锌等无机盐结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从而影响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六、方便面

image.png

方便面在加工时,会添加大量钠盐,如提高面块的筋度的碳酸钠的氯化钠、增加面的口感的磷酸盐(焦磷酸钠、偏磷酸钠、六聚磷酸钠),导致方便面含钠过高。长期食用含钠盐过高的方便面容易影响钙的吸收,也不利于肾脏健康。

七、辣条

image.png

辣条的盐含量,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高。一包辣条的钠含量有2904mg,相当于7.3g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每人每天最多摄入5克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为不超过6克,吃一包辣条相当于一下子就把一天多的盐吃完,实在是吓人。



2021-07-23

分享到: